東華三院「奔向共融」 香港賽馬會特殊馬拉松2019

特約

發布時間: 2019/01/17 09:00

最後更新: 2019/01/17 11:41

分享:

分享:

第9屆的東華三院「奔向共融」—— 香港賽馬會特殊馬拉松2019(iRun),已於上星期日1月13日假中西區海濱長廊及龍和道順利舉行。賽事由智障跑手伙拍健全的伴跑員一同參賽,藉著宣揚「傷健共融」的理念,並向智障人士推廣運動「身心健康」的重要性。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自2012年起支持活動,在2017年再度捐助910萬元,支持2018-2020年活動,今年參賽人數再創新高達4,230人,賽事分3公里及5.6公里,當日並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、香港賽馬會董事陳南祿,以及東華三院主席王賢誌,共同主持起步禮。
 

今年iRun共有逾4,200人參加,場面熱鬧。

長跑賽事 實踐傷健共融

東華三院主席王賢誌先生致辭時表示,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,連續多年捐助特殊馬拉松活動,以及各個團體及企業伙伴積極參與,透過跑步活動,鼓勵智障人士積極參與運動,提升他們對健康生活的關注。而運動亦是復康服務的重要一環,可提升他們的身體機能,可減慢衰老退化的程度。

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則表示,iRun非常有意義,它不單是全港首個專為智障朋友而設的長跑賽事,活動更透過團結傷健人士一起參賽,實踐傷健共融的精神。「事實證明只要有機會,智障朋友都可以不斷突破自己,盡情享受日常生活和各種活動中的樂趣。」

東華三院主席王賢誌先生、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及香港賽馬會董事陳南祿一同主持開跑儀式。

香港賽馬會董事陳南祿表示,馬會與東華三院一直是長期合作伙伴,歷來捐助東華三院不同的項目,並已連續8屆支持iRun,馬會亦一如以往,派出義工隊分別擔任伴跑員及活動義工,協助賽事順行進行,一同與智障朋友分享跑步樂趣,推廣關愛共融的精神。

企業參與 見證共融

是次賽事亦邀請了8間企業派出代表伙拍智障人士一同參加3公里的「共融跑」,包括香港賽馬會、香港沙田凱悅酒店、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、花旗集團、香港海洋公園、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、電訊盈科及恒基兆業地產集團物業管理部,所有參與企業均獲頒共融盃以感謝其對活動的支持。

恒基兆業地產集團物業管理部黃港送先生(左四)與阿成完成賽事。

恒基兆業地產集團物業管理部黃港送先生今年第二次成為伴跑員,他認為「共融跑」最大的得著是對智障人士有更深的認識,「以前不知道他們的特性,也不懂如何與他們溝通,但與他們一起訓練和比賽後,發覺他們是很活潑和可愛的。」他亦期望將自己經驗和其他同事分享,鼓勵他們參加iRun,接觸智障人士。

跑步助建立目標

今年iRun參賽人數再破紀錄,不少社福機構均積極參加比賽,其中匡智松嶺綜合職業訓練中心奪得「最積極參與獎」冠軍,共有51人參加。匡智松嶺綜合職業訓練中心經理莫振誠表示,中心提倡五育,而運動更是重要一環,對智障人士來說,運動讓他們建立目標,有益身心。他又指,今年中心各成員也順利完成賽事,感到非常高興。

匡智松嶺綜合職業訓練中心今年共派出51位健兒參賽,獲得「最積極參與獎」冠軍。

逆境自強 跑步成奮鬥目標

子龍是一名中度智障人士,說話不怎樣流利,但當問及他喜歡跑步,他卻大力點頭地說:「喜歡!」,對於子龍來說,能夠跑步,是人生最大的樂趣之一。子龍兄長憶述,當初社工和導師認為子龍步履不穩,建議他透過跑步改善姿勢。「當時我是不太贊同,因為子龍的健康情況不適合參加長跑。」後來經過社工游說,家人改變主意,子龍才有機會表現了他對跑步的熱愛。

在家人及社工的支持下,子龍一步一步建立對跑步的興趣。然而,2017年子龍飽受疾病所煎熬,更受藥物影響而未能參加iRun之賽事,因失望而情緒低落,兄長不忍弟弟意志消沉而相贈自己的馬拉松獎牌,鼓勵弟弟要抱有希望。

正當子龍想挑戰今年的iRun時,上年4月又因意外而骨折。跟進子龍的物理治療師陳姑娘表示,當初預計子龍需要半年至一年才可以康復,慶幸子龍並沒有放棄,反而積極接受物理治療,而康復進度亦比預期快,最終可出賽今年iRun。子龍兄長更擔任子龍的伴跑員,一起衝過終點,「其實比賽成績並不重要,最重要是他可以完成賽事,用意志力去戰勝一切。」子龍的故事告訴我們,即使面對逆境,也要努力不懈,終可成功。

(左二)子龍及(左三)子龍兄長一起衝過終點,達成目標。

(資料由客戶提供)